被動式住宅起源于1990年代德國的金融中心法蘭克福。這種類型的住宅使用超厚的保溫材料和復雜的門窗,主要是通過建造住宅本身來實現較高程度的保溫性能,并使用太陽能和家用電器為房間提供熱量,減少或減少熱量。不使用主動提供的能源,即使有必要提供其他能源,也可以嘗試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被動式房屋
在我國當前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上,有可能在經濟發達或更發達的城市建造“高層被動式住宅”。建造被動式住宅可以實現以下目的:
加厚外墻屋頂圍護結構的隔熱層的厚度,特別是在北部地區,可以使用150厘米的聚氨酯材料;使用三層玻璃節能窗以增加外窗的氣密性和隔熱性;嚴格控制窗墻,朝北的窗戶的開口寬度應達到較小采光距離。對于朝南的窗戶,避免凸窗和落地窗。在大的朝南玻璃窗下方,留出30厘米和40厘米的低窗臺,以安裝散熱器并促進加熱。使冷空氣從窗戶滲入。這三點是建立被動式住宅的前提條件,可以實現75%以上的節能要求。此外,遮陽設施可以添加到外窗。
在北部,建造被動式住宅建議使用帶有隔熱材料的鋁合金百葉窗或木制百葉窗;使用供熱終端設備,實現家庭計量控制,并根據季節調整室內溫度。增加新風替換系統,并采用熱交換新風設備;使用太陽能家用熱水或集中式熱水系統以節省電力,減少氣體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使用光伏電池供電系統解決高層公共場所的照明和室外環境照明;利用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技術,節約用水。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出被動式住宅的優點,節約資源。